機床產品定義應從用戶工藝出發,為用戶實現高效能的加工工藝是成功產品惟一目標。
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沈烈初多次強調過機床廠要做用戶的工藝師,這個觀點如今我國的機床從業者體會越來越深刻。

前蘇聯援助中國工業體系時,把成熟的機床技術體系帶給中國,中國依據這個技術體系分類建設了個體技術專長鮮明的十八羅漢廠。此后近40年,機床行業都固化在產品類型定義中,直到最近幾次行業遇到危機和標準貨架產品下滑。
中國機床行業目前凸顯的短板就是從用戶工藝出發的產品定義能力,找不到北的情況下開始盲目仿制,模仿國外產品以及模仿同行業其他廠的產品,產品同質化,陷入紅海。近些年,行業中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,已經有很多先覺悟的企業開始貼近用戶工藝。在3C加工領域,已經有許多機床企業介入3C產品研發過程,工藝研發與裝備研發同步進行,例如北京精雕、深圳創世紀。格力初涉機床行業,從產品上看有工藝思路,切入準確,目前,市場表現良好的企業都是在專注深耕特定領域工藝有自己的建樹,
東風裝備專注于汽車缸體缸蓋零部件制造成線,,為用戶實現高效能的加工工藝是機床研發的根本目標。